第089章 茄汁豆腐 找不到任何一句……_燕京小厨娘
笔趣阁 > 燕京小厨娘 > 第089章 茄汁豆腐 找不到任何一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89章 茄汁豆腐 找不到任何一句……

  几句话让云儿平复了不甘的心情,是啊,她连铺子里常做的菜还没学全呢,再学余杭菜的确是心有余力不足。

  以前不在武家的时候,她只知道吃饭就是吃饭,别说各地的菜系,就连肉都吃不上几回。

  可现在跟着梅娘,她在同龄人之中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出去买菜,还有人叫她云姑娘呢!

  这要是放在以前,她连想都不敢想!

  云儿心里越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做菜,以后也要成为二姐那样优秀的人!

  梅娘跟娟娘交代了几句店里的事,就带着云儿去了宗府。

  宗府的看门人听说梅娘是来给宗大人送吃食的,便让她俩在门房稍候,自己则进去禀报。

  很快,看门人就带着宗大人的话回来了。

  “眼看要秋闱了,我们老爷近来忙得很,听说你来了,老爷说叫你不必谢她,倒是他该谢你的,要不然还不知道学里竟有那样品行败坏的学生……”

  这个时代的师生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尤其宗大人身为学官,若不能对自己的学生有所了解,严加督促,以后学生出了事,外人也会认为是先生没教好学生的原因。

  所以宗大人得知梁坤竟是这样的人,心情很是复杂,一来觉得自己的学生做出这样的事,他竟毫无察觉,实在是教导不严,过于疏忽,二来又庆幸梅娘让自己及时得知真相,使他没有被梁坤蒙蔽,也没有被连累得影响自己的名声,第三,他又觉得对梅娘有些愧疚,除了责罚梁坤,却不能为梅娘主持公道,解决梅娘被退亲的事。

  梅娘并没有想得那么多,听说宗大人在忙,就把吃食交给看门人,托他转交给宗大人。

  宗府正房中,宗大人刚换了常服,正坐在高背椅上闭目养神。

  宗余氏亲手给他端了温好的茶水,又帮他捏了几下肩膀。

  宗大人摆摆手,说道:“你也累了一天了,坐下歇歇吧,我没事儿。”

  宗余氏没有听他的,又换了个方向帮他捏。

  “老爷,不是我说你,你也这把年纪了,成日里只想着多教些学生,说什么要为国家多培养几个栋梁之才,怎么就没想过自己这把身子骨呢?你呀,也该歇歇了,我不求老爷能桃李满天下,名扬四海,只盼着你能身体康健,平平安安的,我也能多陪你几年……”

  宗大人听得动容,抬手拍了拍宗余氏的手。

  “我知道,你说的话我都记着呢,只是今年这些新秀才着实让人操心,你瞧瞧那梁坤,干出来的是什么事,简直禽兽不如!就这种人也能进学?要是依着我年轻的脾气,就该当场革了他的功名!”

  宗余氏苦笑道:“瞧你,说不上几句,又想起你那些学生了,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是这么一个嫉恶如仇的脾气!依我说啊,你打了他板子就算罚过了,何必再为这些事得罪人?”

  宗大人叹了口气,说道:“罚虽罚了,却难消我心头之气!那梅姑娘你也见过,多好的孩子啊,生生被那梁坤害成这样!她方才还说要来谢我呢,唉,我都没脸见她!”

  “好了好了,老爷消消气,梅姑娘是个好孩子,往后我们帮他介绍几个主顾什么的,也算是帮衬她了。”

  两人正说着话,小厮把梅娘的礼物送了进来。

  宗大人见了点心盒子,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丫头的心眼也太实诚了,我都说了不要她谢我,到底还是把东西送进来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连声叫小厮,把东西赶紧送回去。

  宗余氏拦住他,笑道:“不就是一匣子点心嘛,又不是金银绸缎,有什么收不得的?”

  她打发小厮出去,自己去揭开点心盒子。

  “上次老爷您说那荷花酥好看又好吃,意头又好,我都没敢多吃,这回我可要多吃几块。”

  看到盒子里满满的点心,宗余氏眼睛一亮。

  “老爷您快瞧瞧,除了荷花酥,还有好几样好吃的呢。”

  宗大人嘴里说着不要不要,眼睛却很诚实,早就不自觉地溜过去了。

  看到那些精致无比的糕点,回忆着之前那荷花酥甜美绝妙的滋味,他那到嘴边的推辞就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唉,这梅姑娘真是又可怜又可敬,回头你拿些东西,给她回个礼。”

  “这还用你说?”宗余氏嗔怪地瞪了宗大人一眼,“前儿我翻东西,找出几样颜色鲜艳的首饰,还有几匹绸缎,花样太新鲜了,我上了年纪的人穿不得,还想着回头送给梅姑娘呢。”

  宗大人听了呵呵一笑:“你还说我操心呢,我看你呀,一点儿也不比我省心!”

  两人说笑了几句,宗余氏一回头,就看到点心盒子旁边还有两个油纸包。

  “咦,这是什么,莫非也是糕点?”她一脸疑惑,伸手拿过了油纸包。

  入手沉甸甸的,还热乎乎的,摸着不像是块状的点心。

  宗余氏解开绳子,纸包才掀开一条缝隙,一股浓郁的香味就飘散出来。

  待看到里面的东西,宗余氏的神色变得激动起来。

  “老爷您快看,这是茶香鸡啊!”

  “茶香鸡!?”

  饶是宗大人严肃沉稳,听到这个名字也不由得神色一震。

  “京城里竟然还有人会做茶香鸡!?”

  宗余氏顾不得油腻,把纸包完全打开,露出来给宗大人看。

  “你瞧瞧这鸡,再闻闻这香味!真的是茶香鸡!”

  两人不约而同地闭上眼睛,深深陶醉在这熟悉又陌生的香气之中。

  “这是……咱们老家的龙井茶做的!”再次睁开眼睛,宗余氏的眼中隐含泪光,“那还是小时候,我娘给我做过一次茶香鸡,我想跟我娘学,却怎么都没学会。”

  宗大人感叹地说道:“是啊,多少年了,我都没再见过茶香鸡了!”

  宗余氏把另一个纸包打开,里面同样是一只茶香鸡。

  “你说说,这梅姑娘心眼多实在,怕咱们老两口不够吃,还做了两只!”宗余氏又是好笑,又是感动,“要不是她想起这个菜来,我都忘了这个吃法了!”

  “谁不是呢!”宗大人深感赞同,“你说说,这京城也有茶叶,也有鸡,怎么就没人能想着,把这两样放在一起做呢?”

  夫妻俩常年居住在京城,还真没听说过谁家有卖茶香鸡的。

  “别想那么多了,咱们趁热吃吧,正好也该吃晚饭了!”宗余氏已经被这香味馋得食指大动,迫不及待地叫下人去摆饭。

  宗大人生性俭朴,老两口吃饭一向简单,今日有茶香鸡这个主菜,不过是再配两碗米饭,几盘青菜豆腐之类的小菜,厨房很快就做好了。

  那两只茶香鸡已经被切成了小块,经过厨子细心的摆盘,越发显得精美诱人。

  油亮的鸡皮,里面是白嫩的鸡肉,鸡肉的油汁已经被煮出来了,混合着茶叶独有的清香,闻着浓香袭人,却毫不显油腻。

  宗余氏夹了一筷鸡腿肉,放在宗大人碗里。

  “快尝尝看,是不是你记忆里的味道?”

  宗大人夹起肉,却迟迟不敢放入口中。

  他努力回忆在老家吃过的茶香鸡的味道,那味道跟面前的鸡肉层层重叠,越发勾起他对故乡的回忆。

  所谓近乡情怯,连家乡的美食,吃起来都有种别样的滋味。

  他看了半晌,在宗余氏的催促中,才把肉放入口中。

  甫一入口,那皮滑肉嫩的口感立刻征服了他的味蕾。

  茶叶的香味完美地中和了鸡肉的油腻,却将鸡肉的鲜香激发了出来,吃在口中是一种全新的感觉,比他记忆中的味道更加鲜明美味。

  他在口中嚼了好几下,才恋恋不舍地咽下。

  “好吃,好吃!”

  自诩满腹才学的宗大人,此刻却找不到任何一句诗词能够描述这种滋味,只有最原始的形容词。

  好吃!

  见他神情既满足又留恋,宗余氏按捺不住好奇,也夹了一块吃下。

  “真香啊……”

  宗余氏沉浸在这绝妙的口感中,微微眯着眼睛,满脸都是陶醉。

  此刻,她仿佛尝到了余杭特有的味道。

  家乡那里山青水秀,那里长大的鸡鸭鱼虾滋味都格外鲜美,家乡那里的龙井茶,品上一口便心旷神怡。

  如今,这两种记忆深处的滋味融合在一起,在她的口腔中徐徐绽放,仿佛一双温柔的手,引着她回到那魂牵梦绕的故乡。

  两人一时间都忘了说话,只顾着吃那茶香鸡。

  不知不觉,两只茶香鸡竟被他们吃了一多半。

  直到宗大人打了个饱嗝,宗余氏才惊觉他们吃了太多了。

  “哎呀,都怪我,怎么一下子吃了这么多?老爷,您没事吧?”

  宗大人年纪大了,郎中叮嘱过要注意养生,说过叫他们晚饭要吃少,一顿七分饱之类的话,宗余氏一直牢牢记着。

  可今天他们却一个不小心,吃了这么多鸡肉!

  宗大人放下筷子,呵呵笑了起来。

  “不就是多吃了几口肉吗,偶尔吃这么一次也不打紧。”

  毕竟能吃到茶香鸡的机会可不多啊,既然吃到了,那就要吃个够!

  宗余氏还是不太放心,让下人撤了饭菜,泡了消食的茶水,喝过之后又陪着宗大人在院子里走了几圈消食,这才放心。

  唉,以后可不能这么贪嘴了,要是天天这么吃,可怎么了得!

  宗大人和宗余氏吃到了家乡的味道,心里很高兴。

  梅娘送出了对宗大人的谢意,又暂时解决了梁家的问题,也很高兴。

  可是梁家人就不那么高兴了。

  “这是个什么破地方,都八月份了,还这么热!”梁鹏坐在天井里的一个小板凳上,一边用力闪着蒲扇,一边皱着眉头抱怨道。

  梁付氏忙着收拾屋子,累得满头大汗。

  “那史家也真是的,就嘴上说得好听,说是帮咱们收拾房子,你瞧瞧,这门窗都没擦干净,那些下人也不听使唤,糊弄几下就跑了!”

  这宅子之前是铁头母子俩住的,有几间屋子是放草料的,他们搬家匆忙,就没来得及好好打扫,里面全是厚厚的灰尘和草屑,扫了好几遍也扫不干净,还把她弄得灰头土脸的。

  梁坤疼得爬都爬不起来,梁鹏又是个甩手掌柜,这些活自然就都落在了梁付氏身上。

  梁付氏干了一会儿,就觉得腰酸背痛的。

  她往门槛上一坐,一边擦着汗一边抱怨道:“家里缺了好多东西呢,史家也不给我们买!还有那车夫,明明是史家叫他来帮忙的,居然还有脸跟我要赏钱!我叫他去三条胡同把剩下的东西拉过来,他说什么也不干,扭头就走了!”

  在梁付氏看来,那车夫和小厮们就是史家派来干活的,他们这些低贱的下人,能给秀才公一家帮忙那是烧了八辈子高香才有的福气,怎么还能跟她要赏钱呢?

  连他们的主子史家老爷太太和小姐,都没说跟她要钱呢!

  梁付氏又累又气,骂道:“一群仗势欺人的狗东西,回头我就去找亲家告状,让亲家好好打他们一顿!”

  梁鹏瞥了她一眼,说道:“叫亲家打人家,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也弄几个下人来,不就不用这么累了?”

  梁付氏见他不但不帮忙,还在一旁说风凉话,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你个老东西,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一个妇人家有什么本事,上哪儿去买人来,我连自己都养活不起呢!老天啊,我的命咋就这么苦,嫁了个没出息的男人,儿子又被打伤了……”

  眼看着她就要干嚎起来,梁鹏一脸厌恶地打断了她。

  “你跟我嚎有什么用?那现成的下人就摆在你面前,你都不知道使唤!”

  “哪有现成的?你倒是指给我看看啊!”

  他们才搬到狗尾胡同,别说下人,连左邻右舍都不认识,去哪儿找人来帮她干活?

  梁鹏摇着蒲扇,一脸的胸有成竹。

  “咱家没下人,可是亲家有啊!”

  梁付氏这才知道他说的是史家,不禁一脸疑惑。

  “那也是史家的下人,怎么会听我使唤?”

  “说你笨,你是真笨!”梁鹏指着她,满脸都是恨铁不成钢,“你早点儿把儿媳妇娶进门,不就有人伺候坤儿了吗?那史家嫁女儿,难道还不陪嫁几个下人?”

  梁付氏听得眼睛一亮,立刻就来了精神。

  “贞娘要是进了门,我就是她婆婆,别说她的下人,就连她自己都得听我的!”

  梁付氏越想越高兴,可转眼又灰心起来。

  “可是咱家目前这情形,连聘礼都拿不出来,怎么娶儿媳妇啊?”

  梁鹏嘁了一声,说道:“聘礼?!她一个商户女,能嫁给秀才就是天大的福气,还要什么聘礼!”

  “对对对,别说聘礼,就连嫁妆也得准备得更丰厚才行!”一句话提醒了梁付氏,她连忙说道,“你想啊,她那堂姐丢了嫁妆,闹得整个南城都知道了,兵马司都派人来查案,可见她堂姐的嫁妆是多么贵重!贞娘家里还开着酒楼呢,应该比她堂姐家还有钱,她的嫁妆肯定少不了!”

  史家有钱又怎么样,不过就是个低贱的商户,史贞娘无才无貌,要不是嫁妆够多,能嫁给梁坤吗?

  梁付氏越想越是这么回事,起身说道:“那我现在就去史家,商量婚事去!”

  史家连宅子都白给他们住了,那成亲不就是迟早的事?

  这种事还是尽快说定,早一天成亲,她就早一天可以当婆婆,就有下人使唤了!

  这一屋子的活计就有下人去做,那病歪歪的儿子就有儿媳妇照顾了!

  梁付氏这么想着,兴冲冲地去了史家。

  史延贵去了酒楼,史二太太接待了梁付氏。

  史二太太跟她客套了几句狗尾胡同的宅子住得可习惯,是否还缺什么东西,有什么事只管跟史家说之类的话,梁付氏就顺势提起了搬家之后的种种不便。

  她抬起胳膊,作势用袖子抹了几下眼睛,装出一副可怜相。

  “我们家落了难,多亏亲家出手帮忙,要不然我们一家可就要去睡大街了!”

  史二太太面带微笑,说道:“梁太太客气了,我们家老爷心善,哪怕是不认识的人遇到了麻烦,都要慷慨相助呢,更何况咱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本就是应该的。”

  “说起来这个,”梁付氏抬起头,看向史二太太,“我就是为这事儿来的,贞娘应该跟你说过了吧,坤儿被打了板子,昨儿搬家又颠破了伤口,这会儿趴在炕上都起不来呢!”

  史二太太笑容微滞,神情变得有些僵硬。

  这事儿,她是该说知道呢,还是该说不知道呢?

  她当然听说梁坤被打了屁.股,昨儿管事媳妇进来回禀,说是车夫送梁坤去的医馆,连诊费药费都是车夫他们垫付的,要找史二太太销账。可是那梁坤伤的是下身,史贞娘还没嫁过去,对那里的伤处就算是知道,也不能跟人说啊。

  更不用说她只是个准丈母娘,要怎么评价未来女婿的烂屁.股?

  不管是装不知道,还是关心,都不是她该有的反应。

  饶是史二太太聪明机变,这话也不知道该怎么接,只好低头假装喝茶。

  梁付氏见她不接话,便继续说下去。

  “我们这刚搬了家,好多东西都没收拾,又不熟悉草市那边,连去哪里买菜,买药都不知道……”梁付氏说着说着,当真烦恼起来,“亲家你也知道,我们家就一家三口,我都四十来岁的人了,实在是忙不过来啊!”

  史二太太点点头,说道:“是辛苦梁太太了。”

  “所以说啊,”梁付氏往前蹭了蹭,双眼闪闪发亮,“我就想着,趁着梁坤现在在家没事,咱们两家就把两个孩子的亲事办了吧!”

  史二太太压根没想到她要说的竟然是这件事,手里的茶盏一抖,差点儿没滚在地上。

  与此同时,屏风后面响起一声低低的惊呼,只是才发出一半的声音,就戛然而止。

  梁付氏下意识地看向屏风,史二太太赶紧把茶盏往桌子上一放,砰的一声,立刻把梁付氏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梁付氏想起正事,赶紧移开目光,满脸堆笑地看着史二太太。

  “亲家,你觉得这事儿怎么样?”

  史二太太定了定神,才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来。

  “他们定亲才不过两个来月,好多东西还没齐备呢,还没放小定……”

  “这算什么?”梁付氏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你说那些都是虚礼,成家过日子嘛,还是实惠最重要!”

  一句大实话把史二太太怼得哑口无言,她深吸了口气,才说道:“这不是小事,容我跟老爷再商量商量,回头让媒人上门跟您细说。”

  梁付氏听出她话里的推脱之意,脸上的笑容就渐渐消失了。

  “亲家,可不是我催你们啊!我们家坤儿你也是见过的,那可是才高八斗,一表人才,又年纪轻轻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叫前途不可限量!贞娘年纪也不小了,你家最近还有什么嫁妆官司呢,可别让贞娘也跟着受连累!”

  这番话的威胁之意再明显不过,史二太太沉默片刻,低声说道:“多谢梁太太提醒,我们会考虑的。”

  梁付氏哼了一声,趾高气扬地出了门。

  梁付氏的身影刚刚消失在门外,史贞娘就从屏风后面冲了出来。

  “娘,她是不是要我提前嫁过去?娘,我不要这么早嫁人!我害怕!”

  史贞娘显然被吓得不轻,抱着史二太太的胳膊,浑身瑟瑟发抖,说话都带着哭腔。

  她只是听说梁太太来了,就一时好奇,躲在屏风后面想听听梁太太来说些什么,没想到梁付氏是来催他们成亲的!

  哪有连小定都没放,就直接来要商议婚期的?再说,梁家连个媒人都没找,竟是梁付氏自己来说的。

  还有,梁坤还受着伤呢,听说连起身解手都费劲,这副样子要怎么来出门迎亲?

  三媒六聘,梁家更是只字不提,难道就让她这么委委屈屈,稀里糊涂地嫁过去?

  史二太太揽住史贞娘,一脸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发。

  “傻孩子,娘不是没答应她吗?你别急着哭呀!”

  史贞娘依偎在史二太太怀里,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

  她仰起头,说道:“娘,梁太太最后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她不会是想退亲吧?”

  此时此刻,史贞娘看上去格外柔弱可怜。

  梁家可是退过一次亲的,她可不想自己落得跟梅娘一样的境地,天天围着炉灶转,还要抛头露面地兜揽顾客,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赚钱讨生活!

  她要做秀才娘子,就算没有锦衣玉食,也不能像干粗活的婆子那样过活!

  史二太太却想得是另外一件事。

  “是啊,他家……已经退过一次亲事了。”

  梁家那样的人,连青梅竹马的亲事都能退,如今中了秀才,贞娘这样的商户女又怎么会入得他们的眼?

  史二太太低头看着史贞娘,都说自己的孩子是怎么看都好看,可是身为女子,史二太太也不得不承认,史贞娘实在算不得容貌出众。

  再加上商户女的身份,再想想大房那边焦头烂额的嫁妆官司,再想想那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的梁坤,还有梁付氏那高高在上的模样,史二太太长叹了口气,终于下定了决心。

  “贞娘,其实梁太太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听到史二太太的话,史贞娘吓了一跳,一脸惊恐地看着她。

  “娘,你说什么?难道你也想让我早些嫁出去?”

  史二太太把她拉到身边坐下,温声说道:“瞧你这孩子,都是要出嫁的人了,还是这么沉不住气。你先听娘把话说完,难道娘还会害你?”

  史贞娘眉头紧蹙,不情不愿地坐了下来。

  史二太太见她柔顺,望着她的目光越发慈爱。

  “娘知道你心里害怕,可是女孩子长大了,哪有不嫁人的?你跟梁坤定了亲,我和你爹都很欢喜,你呀,就等着过好日子吧!”

  “好日子?!”史贞娘有些怀疑地看着史二太太。

  之前史二太太对她说,她出身商户,嫁给秀才算是高攀,跟梁家人又不熟悉,让她没事儿多去梁家走走,算是联络感情。

  可是她去了以后,总觉得梁鹏和梁付氏十分自私,说话举止都很粗俗,不免就会想到以后嫁到梁家的日子,只怕不会像在娘家这样轻松。

  这话她跟史二太太说过,史二太太却跟他说,她要嫁的是梁坤,又不是梁鹏和梁付氏,只要她进了梁家,顺从着他们些,他们就挑不出她的错处来了。

  史贞娘对梁坤本来也是很满意的,可是后来经历了梅娘的事,她的心就不由得动摇起来。

  说到错处,梅娘又有什么错?不是一样被梁家退了亲?

  虽说史二太太一直叫她拉拢好梁坤就行了,可是她见到梁坤惦记着梅娘,还要梅娘给他做妾,史贞娘就越发慌张不安起来。

  论才,她不过略识几个字,史延贵开个酒楼算是白手起家,史二太太也是小户人家出身,自然也没人教她琴棋书画,才艺她是一点儿也没有的。

  论貌,连梁付氏都认为梅娘比她好看得多,她拿什么跟梅娘比?

  以前她只觉得梅娘是个烧饼店的丫头,自己则是酒楼东家的小姐,虽然才貌比不过,可她家比武家有钱啊!

  可现在呢,梅娘自己开着梅源记,还经常被达官贵人请去帮厨,出入都是马车接送,她怎么能跟梅娘比?

  一想到梁坤跟梅娘青梅竹马的情分,再想到梁鹏和梁付氏那副理所当然的嘴脸,她的心里就慌得不行。

  这样的人家,她嫁过去真的有好日子过吗?

  贞娘心里百转千回,忍不住就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史二太太。

  史二太太听完,凝神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既然是这样,你更应该早些嫁过去了。”

  史贞娘万万没想到史二太太竟然会这么说,一时间愣住了。

  史二太太拉住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想想,那梁坤心里若是还惦记着武梅娘,说不准以后还想要她进门呢,你怕自己比不过人家,就更要早些嫁过去,先把这正妻之位占住!”

  “只要你是正妻,她进门就只能做妾,一辈子都要被你压上一头!”

  “可是……”史贞娘满脸担忧,说道,“可要是梁秀才心里只有那武梅娘,我……我又算是什么呢!”

  她一边说着,一边捂住脸,呜呜哭了起来。

  “傻孩子!”史二太太抱住史贞娘,说道,“你还小,不懂得为人.妻子的道理,什么情啊爱啊,都不过是过眼云烟,那正妻的位子才是最重要的!”

  “你瞧你爹,这些年有了几个钱,只通房丫头就收了多少个?外头青楼的娼.妓,戏班子的戏子,那就更不知道包过多少了!可是不管他在外头怎么玩,都只有你娘我一个正妻!”

  史二太太苦口婆心地说道:“只要你占了正妻的位子,什么妾室啊通房啊,都得看你的脸色!男人喜欢她们,也不过是一阵新鲜罢了,等她们不再年轻漂亮,你看男人还肯不肯多看她一眼?到时候她们就得在你的手下讨生活!就算她们生了孩子,也得管你叫母亲!你要是不高兴了,把那些丫头妾室打上几下,甚至提脚卖了,别人都说不出你什么!”

  史贞娘还从没听史二太太说过这些话,一时间听得呆住了。

  史二太太深吸了一口气,放缓了语气。

  “所以说,女子就该活得通透现实些,你甭管梁秀才心里有谁,有几个人,只要你还是他的正妻,那些妾室通房就翻不出花来!说句实在话,将来他要是有了出息,封妻荫子,封的人也只是你!以后你俩老了归西了,他家祠堂里也只有你的牌位!那些上不得台面的阿猫阿狗,连族谱都上不去,哪有你这份尊贵?”

  “再说,那梁家人住着的是你的宅子,我们再给你多些陪嫁,再陪几个忠诚本分的下人,到时候你有钱有人,事事都是你当家做主,梁家人能把你怎么样?”

  一番话说动了史贞娘,她低下头,迟疑了许久才说道:“娘,我不是不愿意嫁,只是觉得时间太匆忙了些,我那嫁衣还没绣好呢!”

  史二太太叹了口气,说道:“时间是紧了些,你放心,我回头就跟媒婆说,让她寻个好日子,三媒六聘一定都不能少了你的!至于嫁衣嘛,你不用绣那么复杂的图案,差不多就行了,省得伤了眼睛。实在不行,就买一套现成的好了!”

  史贞娘想不到理由推脱,只得说道:“娘,女儿舍不得离开您……”

  史二太太也有些伤感,握着她的手说道:“娘也舍不得你呀,还好你爹在这事儿上还算靠谱,给你找了个读书人家,离咱们也近,回头你若是想家了,就常回来看看。”

  史贞娘点点头,扑到史二太太怀里。

  “娘,您这些年也不容易,别给我准备那么多嫁妆了,爹又是那样……您还是多留些银子傍身吧!”

  见她如此贴心,史二太太越发心疼她了。

  “放心,娘早就给你备着嫁妆呢,你听娘的话,早点儿跟梁秀才成亲,娘也就放心了,可别学玉娘那个……”

  史二太太一时失口,待回过神来,立刻闭上嘴不再说了。

  史贞娘听得一头雾水,好好的正说着她的婚事,怎么就突然提到玉娘了?

  “娘,玉姐姐怎么了?她不是早就许了人家吗?要不是嫁妆丢了,她早就成亲了吧?”

  史二太太神情闪烁,附和道:“对对,娘就是怕夜长梦多,你的嫁妆可不能出了岔子,还是早些成亲的好。”

  史贞娘听出她话里的含糊之意,正要追问几句,却见史二太太站起身来。

  “我看梁太太挺着急的,娘这就去跟你爹商量商量,早些把日子定下来。”说罢,她匆匆离开了房间,竟是像逃走了一样。

  史贞娘一脸疑惑,却怎么也猜不出史二太太为什么走得那么匆忙。

  好像是不小心提起玉娘之后,史二太太的神情就不对了。

  可是玉娘怎么了?她不是因为嫁妆丢了,才一直没有成亲的吗?

  史二太太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又瞒着她什么呢?

  这日晚间,梅源记卖光了饭菜,大家正在收拾东西,店里却来了个不速之客。

  看到那个颀长挺拔的身影像往常一样上了二楼,娟娘扔下手里的抹布,飞一般地跑到后院。

  “来了来了!那个顾大人又来了!”

  梅娘正在叠围裙,见娟娘一脸惊恐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姐,是顾大人来了,又不是老虎来了,看给你吓的!”

  娟娘闭上嘴巴,却还是一脸掩不住的害怕和担忧。

  “这可怎么办?所有的菜都卖光了!大晚上的,叫咱们去哪儿买菜呀?”

  难道顾大人就不知道一句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每次都赶上这么晚才来,来了又什么都不说,直接大喇喇去二楼一坐,就等着饭菜送上去,这位贵人也太难伺候了吧?

  娟娘想起自己上次绞尽脑汁做出的一桌菜,顾大人却几乎没动,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相比之下,梅娘就显得镇定多了。

  “姐,他就一个人过来,又没点菜,厨房里有什么就做些什么呗。”她环顾四周,却发现炉灶和桌子上都是空荡荡的。

  这还是她定下的规矩,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什么工商执.法巡检什么的,可是她在前世养成了习惯,只要做完饭,厨房必须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点儿脏污和多余的东西都不能留下。

  而且古代没有驱赶老鼠虫子的药物,她必须要做好防范工作,要是厨房里有了老鼠和虫子什么的,那可就糟糕了。

  所以这大晚上的,厨房里竟然什么都没有。

  娟娘想起来什么,赶紧走到一个炉灶旁边,揭开盖子,露出里面的东西。

  “这里有几块豆腐,我本想要卤豆干的……”娟娘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顾大人来吃饭,难道就给他上一盘豆腐?

  梅娘笑了,说道:“姐,我记得后院水桶里还养着几条鱼,你去挑一条两三斤重的,收拾好给我送过来。”

  娟娘一经提醒,马上想起来那鱼了。

  “对对,我现在就去杀鱼!要不……我再杀一只鸡?”

  后院里有地方,梅娘叫他们养了些活鱼活鸡,以备不时之需。

  梅娘摇摇头,指了指外面已经黑透的天色,说道:“杀鸡只怕来不及了,我一会儿再炒个香肠,凑几样素菜什么的,就差不多了。”

  娟娘点点头,赶紧去杀鱼了。

  梅娘先把米饭放入锅中蒸上,接着取出了豆腐。

  豆腐切成厚薄适中的片状,倒入搅拌好的蛋液,让每块豆腐都沾满鸡蛋液。

  锅中放少许油,放入豆腐,一面煎定型,再轻轻翻动,把另一面也煎出硬壳。

  煎好的豆腐块捞出,控油备用。

  番茄切成碎丁,葱姜蒜切碎。

  热锅冷油,下入姜蒜末炒香,放入番柿碎,加少许盐助其软化,转中大火炒制,一边炒一边时不时用铲子压一压番柿,直到炒制出汁。

  调一碗料汁,加入盐、酱油、胡椒粉、淀粉和少量清水,搅拌均匀。

  豆腐放回锅中,在番柿汁液中略炖一会儿,待豆腐块都沾满了番柿汁,再加入调好的料汁,焖煮片刻,收汤出锅。

  这样,一盘色泽红亮的茄汁豆腐就做好了。

  娟娘提着洗净的鱼进来,梅娘又做了一个糖醋鱼。

  接着再蒸一盘香肠,炒了两个素菜,再拌个菠菜花生,六个菜就做好了。

  整个过程中,娟娘连头都没敢伸,更不敢主动帮忙了。

  她算是知道了,顾大人只能吃得下梅娘做的菜,她虽然自认为自己跟梅娘做得差不多,可是哪怕只是差那么万分之一,顾大人也能吃得出来。

  想起上次顾大人没吃什么就走了,娟娘心里就极其不安。

  她更害怕惹得顾大人不高兴,顾大人以后就再也不会来梅源记了。

  她内心忐忑了这么多天,好不容易盼到顾大人终于来了,她哪里还敢伸手做菜,恨不能离那炉灶远远的。

  这时候她就无比佩服梅娘,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比她年纪还小呢,听说顾大人这样的贵人来了,依然沉得住气,连拿着锅铲的手都不会抖一下。

  似乎看出娟娘的顾虑,梅娘主动把菜都放在端盘里,自己端着上了二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6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6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