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前夕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笔趣阁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363章 前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3章 前夕

  第363章前夕

  4月27日,在沥沥小雨中,风暴号在吊机的辅助下小心翼翼地竖着固定在了新远二号甲火箭的中央芯级上。

  由于火箭和航天飞机的体积都极大无法送入总装大楼,所以这一过程只能公开,外界终于拍摄到了三台A100引擎的燃烧室。

  和常规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相比,A100的燃烧室同样是巨大的钟形喷管,但表面有极多凸起看起来很粗糙,同时尾部相比H2M隆起了一大部分,似乎还有可以活动的结构。

  “A100工作室会产生巨大的积热,其中大部分可以集中在喷管上,喷管的外壁上分布着很多细密的管道,工作时会有液氢流过带走热量。

  另外一部分热量就只能通过尾部的展开式散热板暴露在真空下散热,一共六面超过100平方米的展开面积,所以对接空间站工作的时候得小心一些防止碰撞。”

  作为风暴号的机体总设计师谢廖夫对着科学院的几名专家浅浅介绍着核部分的布局,后者频频点头。

  现在他们就在发射塔下,被组合体的阴影所遮蔽。

  这三台A100发动机全部经受住了长试车考验,辐射也集中在喷管后部,所以工作时航天飞机里面还是很安全的。

  返回大气层时自然还是采用滑翔式降落不启动发动机,但风暴号的降落还是需要特别慎重。

  三个喷管在太空中工作后也会沾染上核心堆的辐射,可以通过在进入大气之前释放存储的液氮扩散带走大部分辐射,剩下小部分刚好能降低到阈值以下。

  但相比于正常标准来说还是偏高,所以风暴号的降落地点将是草原上的半封闭机场,落地以后立即对跑道进行泡沫冲洗,同时穿戴防化服的地勤给三个燃烧室套上保护罩,再对整架航天飞机进行消洗,至少一个小时后才能让宇航员出来。

  毕竟辐射值是顶着人类承受范围上限,直接走普通降落流程是一种不负责任,这样消洗过后就差不多很低了。

  所以H2N的降落保养流程比较麻烦,但是所有人都觉得完全可以接受,毕竟它的性能太超前,值得这分对待。

  科学院的众多核科学家更是不断围绕A100开展新课题,对其技术奥秘充满好奇。

  只不过A100是新远独立开发完成的,所以只能靠猜测去进行内部结构解析。

  林炬倒是试图让他们签署技术顾问合同,可惜没成功,要不然这么多老人里肯定有几个A级,好多都是从一穷二白时代走过来的巨佬,现在都没离开工作。

  谢廖夫和程南开都在琼州,他们都必须时刻盯着风暴号,后者内部的三台反应堆可都在运行着呢!

  反应堆想要启动和停止条件都非常苛刻,风暴号的最后设计是终生不更换燃料,整架飞行器和反应堆同时报废,一启动就不会停止。

  此时三台反应堆正在低功率运行,发射台旁边立着的一套冷却机构连接着航天飞机内部,通过外置方式引出热量,微型的蒸发塔正在冒出滚滚白烟。

  这也是外界立即确认风暴号上面是核发动机的原因,现在国际上都在盯着首架核动力飞行器的表现。

  “A100已经成功了,那你们的另一个项目呢?塞式联合发动机也快了吧?”

  91岁的虞院士说话依然清楚,他现在已经退出一线担任顾问,因为A100的出现又开始对核热推进开展研究。

  他所说的塞式联合发动机就是NPAE,钠冷反应堆核热-电离-气尖联合推进引擎,科学院知道这个项目的存在。

  NPAE和A100属于两个赛道,技术路线并不相同,一看就是为SSTO单级入轨设计的。

  既然A100都制造出来了,NPAE恐怕也不远了吧?

  谢廖夫:“塞式部分正在测试中,SFR实验堆已经快要建成了,很快就会试运行。”

  NPAE的进度对科学院不需要隐瞒,毕竟反应堆的建设所需的原料输入都是通过华核,进度到哪一步看原料输出就知道了。

  青山基地会先建一个固定的2000MW快中子钠冷反应堆作为验证,才会开始试制第一台NPAE样机。

  按理说以基地复刻的方式是不需要进行这一道验证工序的,但基地在A100制造成功后有了新思路,计划对NPAE进行一些改进,可以将质量从3.6吨降低到3吨的同时将推力增大到20吨,性能提升约10%。

  程南开推测A100与NPAE并非来自同一个世界线,刚好可以技术互补,这是一件大好事。

  改进后的NPAE安装在XN90飞船上可以将飞船的最大起飞质量(地球)提高到100吨左右,载荷质量提高到25吨,提升25%。

  虞院士把目光重新移向风暴号,思考着给其换装NPAE之后的样子。

  NPAE是可以在大气层里启动的,两台推力就比三台A100大,也就是说如果把风暴号的三台A100换成两台NPAE,完全可以实现在地面启动一路飞上太空,实现有效运载系数超过50%的单级入轨。

  原本这种设想在科学院看来完全不可能,但A100都成功了,NPAE也犹未可知。

  抛开价格不谈,这两种核发动机一种用来深空航行,一种用来行星着陆,整个21世纪的宇航探索恐怕都足够了。

  ……

  4月28日,风暴号发射前一天。

  在基地的跑道上,黄绿色外皮的C832被牵引车拉到跑道上,跑道的一侧沾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他们中大约一半是基地内的人员,另一半是供应链各环节代表、各级政府人员、还有军方和航天局的人。

  此时还是清晨,距离预计的首飞时间9点37分还有约两个小时。

  1980年9月26日早上9点37分,运10在首都机场完成首飞,27年后,第二架全国产干线客机将在相同的时刻飞上天空。

  此时蓉城的天气已经开始暖和起来,早上给人的感觉是凉爽而非清冷,但基地食堂的餐车还是提供热豆浆和牛奶。

  由于间谍事件刚过不久,所有观看首飞的人员无许可都不得离开跑道范围,只能在这里等待,好在没人抱怨。

  人群之中,132厂的厂长周礼中正在和盛京空技所的研究员诉说着C832的细节。

  “……知道吗,前几天进了一次C832的座舱,好家伙和波音系列完全不一样,他们把航天飞机那一套搬上来了!”

  “航天飞机?”

  “对,我上去过坚定号参观,内部布局几乎一模一样,听说连飞控都是移植的,能完成全自动降落,布局跟开航天飞机一样的,又大又舒服,而且智能化极高。”

  “我还没去过航天飞机上呢,你这么说那我一定趁早进去看看,我们好歹也生产了尾翼,C832的尾翼要求还真不低,比安1250还高。

  新远的第四架安1250进度倒是有些慢,应该是其他部件再催,我们造好的尾翼放那儿两个月都还没运走。”

  周礼中:“比安1250还高?不可能吧?”

  “强度要求是没那么高,但处理工艺可是大进步,毕竟是频繁飞行的客机,还得大幅度减重,需要全新的表面处理工艺。”

  周礼中:“真不知道为什么一家航天企业会有这么强大的航空技术造诣。”

  “那倒却是,这才算什么,雪……咳咳,我先去拿杯豆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6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6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